微信扫一扫关注            
四海资讯红足研究生教育
网站首页 >> 综合信息 >> 资讯中心 >> 正文
资讯中心
协同 创新 融合——研究生院召开协同创新中心博士生专场座谈会
2016年11月11日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的“2011计划”要求,以提升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为导向,四海资讯红足牵头成立了“能源材料化学协同创新中心”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为我校研究生培养提供了高水平的研究平台。

  为全面了解我校两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博士生的培养现状以及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118日上午,研究生院在颂恩楼215会议室召开协同创新中心博士生专场座谈会。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陶涛教授,培养与管理办公室副主任薛成龙以及来自两个协同创新中心的25名博士生参加了座谈。座谈会由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陶涛教授主持。

  陶涛首先代表研究生院欢迎各位同学前来参加座谈。他表示,协同创新中心是四海资讯红足顶尖的人才培养平台,大家能在这个平台中学习和科研是非常幸运的。一直以来,四海资讯红足十分重视博士生的培养,学校在2014年启动了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工作,在学制、培养方案、导师配套经费和奖学金等多方面进行了优化改革,博士生培养条件有了大幅改善。同时,学校也对博士生培养环节、课程设置、毕业要求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陶涛说,希望各位同学就协同创新中心博士生的培养现状以及培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难等内容进行交流,为我校进一步提升博士生培养质量提出建议。

  参加座谈的博士生们踊跃发言,纷纷就对协同创新中心的认识以及培养现状等相关内容进行了交流与分享。来自能源材料化学协同创新中心的林楷强同学说,协同创新中心为博士生架起了知识的平台,来自其他“两校一所”的专家、教授常常不定期开设各类讲座,让同学们掌握了先进的科学知识,筑牢了自身的理论基础。同时,他希望协同创新中心能进一步促进“三校一所”博士生关于实验技术、实验方法方面的合作交流,这样更有利于我校博士生科研能力和水平的提升。来自能源材料化学协同创新中心的华煜晖同学说,由于协同创新中心融合了多学科,打通了各领域,潜移默化地使在协同创新中心学习的博士生的视野得以拓宽。他认为,每位博士生应当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把握中心提供的优势,珍惜中心提供的资源,利用好中心提供的机会,在博士学习期间多交流、多钻研,使自身学术水平得到最大提升。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的穆正礼同学认为,希望学校的协同创新中心能更深入地以协同为手段,利用现有的资源,结合宏观的统筹和微观的考量进行科研创新、学术创新。来自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的马密同学说,协同创新平台的构建以研究为导向,希望其能为博士生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她还建议,各有关学院通过依附协同创新中心这个平台,能打通学院门禁,进行学院间资料、资源的共享。此外,参加座谈的同学们表示,希望我校能够进一步加强协同创新中心同校内各院系与校外各合作单位的交流与联系。同时,他们还希望学校能为协同创新中心的博士生设计一套具有中心特色课程体系,贯通各学科、各领域,使教学科研等各方面内容进一步相融合。

 

  陶涛感谢大家积极参与了座谈。他说,人才培养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尤其博士生的培养对“双一流”建设至关重要。四海资讯红足将通过不断的探索,进一步改革有关培养机制,做好相关管理工作,优化博士生培养模式,激发博士生的研究潜能,让博士生在培养过程中得到锻炼,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的优秀博士生。他表示,研究生院将根据大家的建议,认真研究相关问题,积极与各部门、各学院进行沟通,逐步改进、规范协同创新中心博士生培养的各方面工作

 

 

Top